自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便利了许多,网上购物、网上充费、网上打车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主要方式。真正享受到足不出户,便得天下一切的传奇。不过这样却为商铺、零售业造成极大障碍,房租贵,成本高、消费者转战电商,实体店经营呈现萧条现象,大街小巷不难发现关于店铺甩卖、关门的信息,2016成了实体店的“倒闭年”。
零售企业的倒闭潮蔓延到各行各业,不少传统企业也走上了互联网+的转型道路,以谋求更大的销售市场。在电商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消费习惯被改变,可是实体店真的会在“倒闭年”从此没落吗?
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八达通”不止是香港的交通卡,更是“银行卡”。在香港的电视台天天卖广告,宣传其储蓄功能,但它无法线上使用,只能实体消费,也因此成为了香港人的日常“花钱”首选工具。而就在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香港金管局颁出了首批“储值工具”牌照。为了满足内地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等5家公司在港拿到牌照,拥有了运营各类小额支付业务的合法身份。这是否意味着香港在推动线下交易额的增长呢?
实体店是否面临倒闭风潮?
从经济宏观来看,倒闭的店铺大多没有跟上经济形态更换的脚步,而有些一开始就从事电商的企业则开始了线下体验店。
去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在西雅图开了一家实体书店,不到一个月,中国当当网高调宣布未来要开1000家书店,并且第一家在12月就会在长沙开业。而早在14年年底,就有报道称淘宝在广州开了首家淘宝体验厅;去年5月,京东首个智能娱乐体验馆“JDSPACE”也开业了。除了电商巨头的线下店开始布网,很多靠电商起家的大小企业也开始了实体店之路。
图片来源广东新闻网
与其说实体店面临倒闭风潮,不如说传统行业正面临转型。而转型的浪潮也将淘汰掉“不合格”的企业。
同类相比,直销企业店铺不减反增
著名直销行业专家沈志忠在文章内分析称,针对直销的2个条例出台,直销企业开始重视店铺发展,大型直销公司开始关注并规范企业的店铺发展。而店铺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与传统行业不同,国家对直企的运作模式更宽容,但监管力度也同时加大,店铺的开展有利于其对企业的监管落地,在运营上也更容易获得管理部门支持;
2、实体店的经营更能带动顾客的活跃度,打破线上无法与消费者接触的隔阂,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专卖店应该怎么更好地服务客户?
9月2日,由数位直销行业专家共同举办《专卖店应该怎么做》的课程培训在广州圆满结束。本次课程主要针对直销企业专卖店服务流程和服务素质,解决专卖店如何优化和管理的问题。
沈志忠老师在课堂上指出:
1、同一品牌的商铺,应该统一门店风格与服务素养,能让消费者更加明确企业文化;
2、除了日常运作事务外,营销也是各大实体店应该学习的地方;
3、借势营销是目前较流行的营销手段之一,在节假日或重大事件前后,结合营销活动,能增加客流量,并增强用户对企业的辨识度。
学员们针对“门面形象”进行讨论,课后亦表示“如何发现和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强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是最实用的课堂内容。

一成不变的经营方式,可能会让你成为“经典百年老店”,也可能因为你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成为“被打死在沙滩上的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