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危害性大,国家也加大打击力度,然而传销嚣张的身影却时常浮现,究竟为何,简短归结:一是传销手段“与时俱进”与高科技相结合,二是网头难抓,基层要放;三是人们防范意识淡薄。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说说另一起传销大案。还是在江西,当年680万人的“传销帝国”圈钱38亿元。

  当年,时为美国某公司会员的唐庆南与他人共同注册成立了精彩生活公司并任董事长。精彩生活公司披着电子商务的外衣,以太平洋直购官方网为平台,精心设计虚拟货币PV、BMC商业模式、BMP诚信贷款体系、太平洋SNS社区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通过推广返利,大肆发展下线,网络裹胁之下,受骗人员急剧增加。除此之外,精彩生活公司的高管不甚至还会断通过招商会、高峰论坛、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对其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进行宣传,很多人被这些概念绕进去出不来,不明就里地进入唐庆南等人设计的圈套。参与者往往一方面难以识破骗局,一方面又挡不住高额利润回报的诱惑而越陷越深。

  此等高超的敛财术与常规传销不同,精彩公司的传销活动却始终高调进行,大玩概念、傍权威。甚至还使用雇水军等伎俩,比如在参加一项社会荣誉评选活动中,精彩生活公司通过发动“水军”投票,使得公司在评选中进入十佳。在某搜索网站的精彩生活贴吧中,全部都是对该公司的溢美之词。如此悉心包装的网络传销致富神话,自然就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于是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缔造了一个680万人的“网络传销帝国”,作案手段高明到在青天律法下堂而皇之甚至令警方都难以拿准事件的性质。  

  而最令人迷惑的是,这些打着电商旗号的传销网络,通常都有着一系列“光闪闪”的头衔,在工信部有ICP备案,在多个媒体投放巨额广告,甚至可以在不同评奖中拿到“创新”奖。如2010年精彩生活董事长唐庆南也先后荣膺“首届投资江西十大风云人物”,及“2010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之十大商贸经济新闻人物”称号。另一个传销平台“我爱我买”也在不少媒体上投放过软性广告,甚至拿到了某网站评选的2011年最佳创新奖。这些大奖更是争加了受骗者区分辩真假的难度。

  近年来,被当作传销诱饵的“道具商品”也推陈出新,正因回报率“惊人”,同时又有“高科技”作为幌子,近两年,这类自称“电子商务”的网站正在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再加上展示的平台和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精心制作的官网、电子货币结算、专业博士制作的财务软件、概念与新兴产业挂钩,将传销行为包装成了“高新技术”行业。于是,传销也不再是简单的“拉人头”、控制人身自由,而是将目标瞄准了更难骗、也更有潜力的高知识人群。

  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将传销包装在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下,如开发北部湾、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将资本运作称为“从美国引进的、中央允许的国家项目”,一些电商传销公司还特意将他们的办公地点选取在高端写字楼中,来考察的投资者都有豪车接送,安排入住高档酒店。再加上“导师”们极具煽动性的演说和讲座,令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地投钱,热血沸腾地做着创富梦。这些都容易让不少高收入、高学历的精英人士也上当受骗。

  但无论吹嘘的多么美好,醉翁之意不在酒!众多涉嫌传销的网站其本质上只是创立者的一个圈钱工具,目的是快速而低成本的招商,并不是卖商品。最终,这类网站只是吹了一堆肥皂泡,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而之前承诺给投资者回报基本上也无法实现。其实投资者要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是否有生命力,只要看其商品是否卖得动,因为只有产生了销售才会有利润,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才能得到利益,否则这些人的利益无法保证,除非他们有其他的来钱渠道。

  自1998年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禁止传销。十几年来,国家各有关部门大力打击,媒体对其危害性大力宣传,传销却屡打不绝:今日之传销队伍已不乏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许多被解救者对有关部门的解救行动极为抵触,他们痛哭流涕,痛斥解救行动毁了其光明前程;许多人千里迢迢去解救亲人,但一与传销团伙接触,却很快变成狂热的传销分子……诸种荒谬绝伦之事,在神州大地,在光天化日下,连篇累牍地上演,实在令人困惑:传销何以有如此魔力?

  所以要将传销灭绝于死亡之地,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一阵风的打传行动只是让他们暂时担惊受怕,要从根本上斩草除根,多几次快准狠轰轰烈烈的打击传销活动,让他们无力恢复原形,在社区多开展防范传销的活动,让市民增强防范意识,让传销组织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