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传单,一场讲座、一声爸妈,就把那些老人们一辈子打拼的血汗钱轻易给骗走了。而这些老年人大多数是空巢老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又害怕疾病死亡的到来,再者儿女常年不在家,骗子们抓住这样的“好时机”,热情邀请老人们听讲座、免费检查身体、发放小礼品,最终将老人们骗得一无所有。

  81岁的黄秀丽就是受害者之一,骗子免费听讲座检查身体为由邀请他们到活动现场,她被检查出血液循环有问题,随后,一名声称大学教授的男子向她推荐了价值4000元一瓶的药,说成分取自牦牛鞭、山药等名贵药材。自此之后就接到无数推销保健品的电话,打电话的骗子一口一个爸妈亲切叫着,黄秀丽和老伴听得心理很高兴,自己亲儿女还没有这么亲切关怀呢,稀里糊涂将一辈子省吃俭用的7万多元钱多都买了保健品,吃了一段时间并没什么效果,至今家里还堆了一大堆为此事发愁。

  像黄秀丽一样被骗的老人还有很多,85岁的蒋弘毅每月都将自己3000元的保健品全部花在购买保健品方面。成都的丁大爷为了购买保健品花光了继续,如今成为月光族。甚至有人为了骗到钱不顾老年人的生死,井研县三江镇金仓村的余老先生因胸腔疼痛、胃胀恶心进了医院,罪魁祸首就是老人在卫生站买的能治“咳、喘、累”的胶囊。原来,老人肺不太好,卫生站工作人员把这个对人体肺部有保健作用的保健品当做药品销售给他。

  其实占据八成的消费者分不清保健品和药品。今年7月,凉山州西昌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对当地中老年消费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45%的消费者有购买保健食品的经历;37%的消费者赞成购买保健食品。值得注意的是,78%的消费者不了解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不同。

  这里也提醒所有购买保健品的消费者,认准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标志为蓝色图案,下方有“保健食品”字样,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 第号”或“国食健字第号”;进口保健食品为“卫进食健字第号”。购买保健品后,记得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

  这里也总结了骗子忽悠老年人惯用的伎俩

  1、偷梁换柱

  一些保健食品广告则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包治百病”、“比药品还有效”,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虚假承诺诱骗消费者。但事实上,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并不具有治疗功效。

  防骗指南:告诉家里的老人“保健品本身没有治疗效果”的概念,提醒他们凡是强调其治疗效果的保健品都不能购买,“吹”得越夸张的保健品越不能买。

  2、无中生有

  某些商家发布非法保健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其保健品的功效背书,还有保健品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措辞,从而诱导老年人对相关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

  防骗指南:如果需要购买保健品,要在正规的药店选购,提醒老人不要光顾被大肆宣传的“地摊货”。购买保健品时要认准包装上的生产许可和相关标识,有条件的话可以帮助老人在网上查阅许可证编号是否真实。

  3、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是目前新兴的商品营销手段,骗子也通常使用这种方法拉老年人“上钩”。有些商家就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促销活动。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使老年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进而花钱购买大量产品。

  防骗指南:正规的保健品通常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不会搞大型促销活动,提醒老年人要谨慎对待保健品的促销活动,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掉坑里。

  4、笑里藏刀

  有些商家名义上是开展免费健康讲座、免费旅游活动,实际则是为了兜售保健品。邀请所谓“专家”、“教授”、“医生”现场谈养生,有些老年人因为盲信“专家”的话而买入保健食品或保健器械,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另有老人在参加义诊咨询、免费体检后,偏听偏信“医生”建议,把治病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保健品上,甚至拒不遵循正规医院医嘱,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防骗指南: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参加非正规医疗保健机构举办的健康讲座和活动等,不要参与其中的付费项目,也不要因为以“免费”为幌子的促销活动而心动。

  作为子女当知道父母被骗后不应该劈头盖脸就把他们埋怨一番,他们被骗后心理本身就好受,而子女再添油加醋,更加重他们内心的自责。父母被骗做子女的也应该反省自己,难道自己没错吗?常年在外只为去大城市工作赚钱,为了过上好生活,可是到最后并不知道是否达到想要的生活,但只知道父母又在慢慢变老,和他们之间的沟通也在不断减少,导致亲情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