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6中国食品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此次大会主题为“新动能 新趋势 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表示,重拳治理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刻不容缓,净化网络安全,打击食品谣言,可以推动食品产业发展。

资料显示,当下网络社交平台的开放和包容,使得食品行业成为重灾区,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占到45%,这些虚假的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企业,甚至一个产业造成严重伤害。
申敬旺介绍,如何治理虚假食品安全信息,《食品安全法》已有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法》第118条规定,国家食品安全总体信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事故信息,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发布,县以上人民政府、食品监管部门公布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信息。
据了解,《食品安全法》确定了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行为是违法性。《食品安全法》第12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和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第141条规定,违反本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要承担法律责任。
申敬旺说,食药监总局每周都会发布食品安全抽检的信息,并针对一些恶性谣言事件进行及时辟谣,组织专家对食品安全舆论、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有效地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申敬旺还说,为让辟谣信息更快更多地进入公众的视野,食药监总局还联合行业协会、主流媒体和公众人物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引入辟谣联盟等众筹机制和新媒体手段,不断畅通科学权威的传播渠道,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最后,申敬旺表示,网络谣言的根治需要多渠道行政合力,才能推动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对于屡次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进行严惩,共同努力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传递食品安全的正能量,为保证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履职尽责。
声明:直了网是非商业类网站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