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减缓
一年23张直销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创下了年发数量之最,让直销行业人员为此兴奋了一番。在这种情况下,种种大胆预测言论也充斥着直销行业,“以后申请直销经营许可证就像申请一个卫生许可证一样简单”、“2016年的审批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准直销企业申牌成功的机率将逐步增大,5年内在现有总数的基础上翻一倍”……
在中国保健协会直销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胡远江看来,商务部放缓发牌速度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近两年来,整个直销行业的运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问题,一部分企业在运作过程当中屡屡违禁,踩红线越底线,或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出现违背直销原则和规律的现象,这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密切注意。商务部针对行业的不成熟现象放缓发牌速度,旨在推动行业向着更加成熟和稳健的方向发展。其次,去年发放牌照速度过快,而这些新获牌企业在获得直销牌照之后,在推动直销运营的过程当中,在发展直销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政府监管部门特别满意的成果。再次,基于前面两种情况的出现,商务部在发放直销经营许可证的过程当中,对于这两年的政策也做了更加全面的思考,同时也包括做了一些更加贴近于当今直销行业的调整,特别是在审批过程当中更加注重企业品质和品牌,而不是速度。用品质的把控替代速度上的快速增长,这展现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诚然,牌照发放越来越多对职能管理部门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量直销企业涌现,行业中会有变革、有创新,也会形成一些不成熟、不合规的模式。此外监管层对直销企业申牌资质的把控,也要使每一个新进入行业的企业不会破坏既有的公平性。
影响深远
商务部放缓直销经营许可证发放速度,对于整个直销行业和直销企业以及希望进入直销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整个直销行业呈现出一种浮躁的现象,一些获牌企业开始加大步伐,在推进方式上、速度上、地域上展现出更加强势的态势,行业氛围开始浓烈起来,但也让一些人有了追求大跃进式发展的错误思维,行业乱象由此抬头。放缓速度无疑是对行业释放出的一个信号,让行业去除浮躁,更加理性地发展。
对于那些已经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来说,首先就要求他们要更加精准地判断中国直销行业发展依然处在不是特别成熟的阶段,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行业健康有序运行,打造行业深层发展的强大体系;其次,让这些直销企业在这种警示之下,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一些临界行为,使自己的运作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框架之内;再次,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直销牌照,维护牌照的价值体系。
而对于那些打算进入直销行业的企业来说,直销经营许可证发放速度放缓无疑对他们高涨的热情作了一些降温处理,防止这些企业头脑过热。为这些企业申请进入直销行业增加难度,减弱他们的期望值,使得这些企业更加冷静,注重自身资质打造、基础和品牌的建设,同时也为他们学习、研究、观察直销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以便他们在获得直销牌照之后能够快速地进入精确的轨道,依法合规地运行。
福兮祸兮
针对当前直销行业内的一些乱象以及一些直销企业的不合规运作,坊间有传闻说商务部有意吊销一些直销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但所幸的是现在这种情况尚未发生,但商务部放缓直销经营许可证的发放速度无疑也可以看做是对整个直销行业的一个警示。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直销经营许可证发放速度过快未必是件好事,而放缓发放速度也绝非是件坏事。直销行业的竞争本就十分激烈,过多的企业涌入无疑会加剧竞争,导致种种乱象出现。同时,也有人认为,牌照大量发放,新企业为了吸引经销商加入,会抛出更有诱惑力、更激进的制度,这无疑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放缓牌照发放速度,对于打算进入直销行业的企业来说留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而对于已经获牌的企业来说,无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巩固自身的优势。
直销正式在中国发展也只有十余年之久,我国直销行业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我们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诚信经营、规范发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直销牌照,更要维护好直销行业的声誉好形象,为直销行业在中国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