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雅芳的来,中国人民用最大的热情表示了欢迎,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之下,雅芳想走我们也不必欢送。因为当前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自信从容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欢迎他们风光地来,也可以优雅地走。

  导语:对于雅芳的来,中国人民用最大的热情表示了欢迎,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之下,雅芳想走我们也不必欢送。因为当前的中国已经是一个自信从容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欢迎他们风光地来,也可以优雅地走。

  近日一则名为《雅芳退出中国,35万直销人员辛苦付之东流!》文章不胫而走,文中提到“雅芳(中国)招聘的直销人员一度达到35万,这35万直销员以往的辛勤付出,和所建的销售系统随之东流。129岁高龄的雅芳由盛到衰,真的会在中国销声匿迹吗?

  从丑闻到唱衰

  舆论缠身的直销企业难洗白的往事

  有关雅芳退出中国的传闻,自2008年雅芳贿赂门事件至今,不绝于耳。而这篇有关雅芳的最新报道并非源于雅芳官方表态退出中国。换句话说,截至2015年11月16日,雅芳从未就退出中国市场做出实质性动作或者官方表态,这就造成了“墙倒众人推”的现象。

  除了雅芳,很多外资直销企业在中国都有负面新闻,什么“行贿门”“质量门”“退货门”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但雅芳在中国这几年的业绩一塌糊涂,与它2008年开始的“贿赂门”事件不无关系。“贿赂门”事件发生之后,雅芳中国经历了接连的人事变动和业务调整,导致雅芳中国在零售专卖店和直销之间摇摆不定,业绩不断下滑。业内观点普遍认为,没有准确的品牌策略,是雅芳在中国市场完败的决定性因素。在外界看来,专卖店和直销员,似乎成为了雅芳试点中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甚至一些专卖店在最初也担心自己会因此处于“不公平”之境地。在此背景下,2005年4月11日,发生了数十名专卖店主到雅芳总部讨“说法”,即媒体所谓的“雅芳总部遭冲击事件”或“逼宫风波”,一度成为雅芳获批试点后的媒体关注焦点和报道热点。同时,产品质量的负面消息也给雅芳品牌带来了伤害。在2013年底,雅芳产品又爆出了质量问题。雅芳玫瑰亮白洁容霜等6批产品被认定不合格。其中,4批产品检出禁用物质,两批产品检出限用物质超标。这对于当时的雅芳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如今很多直销企业无视媒体的批评与职责,依然我行我素,雅芳从媒体曝光的“行贿案”至今都未有崛起的迹象。而当直销企业面对舆论危机的时候,再去做改变也是回天乏术,更何况雅芳还在反复被动应变,看来想要品牌长盛不衰,不光要了解女人,更要了解周遭的环境。

  从青春到暮年

  直企唯有勇于突破才能够与时俱进

  雅芳创建至今已经129岁,是第一个被国内人所熟知的化妆品牌,也是第一个在中国拿到直销牌照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29年,雅芳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之一。作为一家直销公司,全盛时期全球有超过600万个销售代表。但是在2011年—2014年,雅芳中国的年度总销售额依次为10亿元、7亿元、6亿元和3.5亿元。中国GDP猛涨4年间,雅芳的销售额却暴跌将近三分之二。雅芳集团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年报显示,第三季度亏损达到6.97亿美元,约合44亿人民币,中国区更是成为雅芳亚太区的领跌的市场。

  从2016年1月1日起,雅芳中国开始了低调的裁员行动,4号北美区总裁正式离职,每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仅保留省会城市一家分公司,更传上海总部和广州大区的公关都已经纷纷离职。裁员和转型为零售的战略也被人称为饮鸩止渴。

  虽然几次转变都失败的经营战略,使得雅芳中国落寞。然而雅芳是一个拥有实实在在好产品的护肤品牌。不仅仅是雅芳小姐是制胜法宝,产品过硬也是雅芳风靡一时的关键。然而雅芳的产品已经不能够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需求了,目前来看,雅芳的品牌已经老化,大多80后和90后认为,雅芳是妈妈辈的品牌,而种种颓势都指向一个结果:雅芳退出中国市场不过是早晚的事。然而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雅芳赖以成名的直销模式难以为继。

  但不可否认直销是雅芳的生存根本,安利的成功也说明中国市场上直销大有可为。但是,与经销商的长期对抗、相对单薄的产品品类,以及被市场冷落的品牌形象,都是雅芳中国重做直销要破除的难题。

  从转型到抉择

  动荡之中的雅芳多次错失最佳时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直销和传销的局面混乱,直销被扭曲为“金字塔”和“老鼠会”的传销模式,所以1998年4月国家以一刀切的办法全面叫停了直/传销业。1998年6月,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外商投资传销企业转变销售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455号文件),规定外商投资直销企业必须转为店铺经营,可以雇佣推销人员,也可以不雇佣推销人员。因而安利和雅芳、玫琳凯等10家外资直销公司不得不转型运营。

  雅芳选择了通过专卖店、专柜等零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也就是转型成传统的零售经营模式。而安利则选择了店铺+雇佣推销员的方式,但仍以直销员为销售主力军。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两大直销巨头从相交线的同一个焦点开始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为了尽快适应中国的新形势,当时雅芳探索出了一条既能持续经营,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之路──即采取适应改革变化、转变经营模式、回归传统的批发零售。但雅芳也因此被业界讥讽为“不是直销的直销”,走在直销行业的边缘。

  早在2010年,雅芳中国的渠道模式就开始产生变化,开始转入全直销模式。这也意味着雅芳试图甩掉四千家专卖店的包袱,雅芳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门店数量锐减。目前,使用地图搜索雅芳在北京的门店寥寥无几。虽然雅芳已在中国建立了一套整合了零售和直销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渠道模式,巩固了专卖店、直销员与公司坚不可摧的“铁三角”关系,但是,从雅芳中国近几年来的销售成绩不难看出,雅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雅芳“退出中国”只是“中国式直销范本”失败的一个缩影,但并不能保证谁是下一个“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