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委员
十二年前,我国的《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期间对直销行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蒋秋霞今年最为重视的一个提案就是推动直销行业行业管理条例修改,推动直销行业立法进程。
“直销行业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活跃市场经济、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公益慈善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我们应该辩证地、科学地看待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应当给予这个行业足够的尊重、关注和支持,应该给予他们和其他经济业态同样的权利。而最为重要的是应该用上面的三种态度,对相关管理条例中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条款进行调整或修改。”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委员蒋秋霞在谈及此次她针对直销行业管理条例亟需修改的提案时,连用了三个“应该”。
在深入企业调查了解后,她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适当放开对直销产品范围的限制,直销产品品类由市场调节。放开品类限制有利于充分调动直销员积极性,为更广泛领域的优质产品打造一支有活力的销售队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贡献。
二、放宽对直销服务网点设立的要求。直销公司在省级须设立服务网点,省级以下不做硬性规定;简化审批流程,确立全国统一的服务网点设立规范,以便直销企业统一管理,国家统一监督。
三、取消目前对于直销区域的限制。在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模式的背景下,取消目前对于直销区域的限制。
四、建立直销企业牌照退出机制。对于严重违法管理规定和长期闲置牌照的企业应当取消所发牌照,保障行业牌照资源的有效利用。
焦家良:建议制定出台《直销法》
全国政协委员、理想集团董事长
相比于修改现有条例,行业内关于制定《直销法》的呼声也很高。今年,全国政协委员焦家良向两会递交了《关于制定出台<直销法>的建议》的提案,指出现在有必要也有条件制定出台《直销法》,希望通过立法来打破我国直销行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和困难。
对于制定出台《直销法》,焦家良建议:
1、将新兴经营模式纳入监管范围,如会议营销、体验营销和微信营销等类直销模式纳入规范;
2、适当放开直销产品范围,将市场需求、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产品逐步纳入直销产品范围,并鼓励其他企业与直销企业合作,实现产品与渠道的有益结合;
3、对直销审批制度做更为科学的调整,适当调整区域审批条件,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区域核准;
4、放宽服务网点设立要求,科学设置服务网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要求直销企业建立呼叫中心、官网、公众号等多维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并将有关资料向监管部门备案;
5、取消直销企业分销权,引导直销企业专注直销经营;
6、逐步放开多层次计酬,在有真实销售产品的基础上,适时开放多层次计酬,对纯粹以收取“入门费”,没有实际销售产品的“金字塔”式销售,则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予以打击;
7、规范网络直销行为,鼓励直销企业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规范网络直销的行为,预防和打击网络传销的非法行为;
8、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统一直销监管标准,丰富监管手段,明确不同监管机构的权力和责任,畅通信息渠道,提高执法效率,加强监管人员专业化能力建设;
9、规范直销企业协会,明确会员的权利、义务,明确直销企业协会的职责,特别是制定行业规则和惩戒规则,加强行业自律。
梁志毅:降低传销入罪标准,提升打击传销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
梁志毅表示,传销类案件涉众特性明显,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危害性巨大。为此,他建议:从法律层面上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为,降低此类犯罪的追诉标准,并允许对非头目人员处以行政拘留。
梁志毅表示,现有的追诉标准与当前传销组织出现的小规模分散聚集、裂变式发展、通过提高“入门费”门槛减少人员规模等新情况不相适应,建议将该标准修改为“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20人以上或者层级在三级以上的”。
2017年1月,公安部在官网发布《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33条将组织领导传销行为列为处罚对象。
对此,梁志毅认为,应将传销人员区分为一般的参加者和组织策划者,没有发展下线、仅仅是参与传销的人员是一般的参加者,对该部分人员以教育、遣散为主。发展下线但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组织策划者,则一律适用行政拘留,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对组织策划者的全方位打击。
“传销者大多已经被成功‘洗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梁志毅还特别提到,打击传销的同时,应对传销参与者进行心理干预,防止他们“重操旧业”。
李惠森:保护和发展中药资源,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惠森先生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了《提升中药品质标准 推动国际化进程》的提案。
李惠森先生认为中医中药要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特别关注源头管理的几个问题。第一、中药行业上下游衔接脱节,产业链相关方价值分配不均;第二、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尚需加强;第三、中医中药在产业创新和国际化进程方面尚有障碍。
因此李惠森先生建议:
1、提升种植效益。加大对中药资源保护的直接财政投入与帮扶力度,建立科学的种植规范,切实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
2、提升品质标准。建立与推广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规范种植管理流程,提高中药材的品质标准,形成诚信有序的市场运行机制。
3、引导多方力量,推动国际化进程。引导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中药源头开发与利用保护;放开港资企业对中药饮片炮制加工领域的投资限制,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闫希军:建设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董事局主席
此次全国两会,闫希军准备了5个建议:第一,关于推进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建议;第二,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数据保护的建议;第三,关于在专利法中增加药品专利保护延长制度的建议;第四,关于加速将企业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的建议;第五,关于增强新药创新股利政策连贯性的建议。
在接受采访时闫希军谈到,这些建言建议是他在基层生活中发现、了解、调研中总结出来的。比如第一项建议,全国目前有17个国家确立的中药交易市场,总的来说,由于缺乏组织、缺乏统一标准、缺乏良好的控制渠道,中药材市场存在一定的假药问题,虽然政府有检验手段,但多为抽查,不是市场化检验行为,这就导致假药可能趁乱流入市场,从而进入加工企业成为原材料,直接或间接进入患者口中。如果有一个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要求所有中药材进入市场交易前必须进入三方平台检验检测,这就大大降低伪劣假冒中药材进入市场的可能,不仅净化市场,也利于建立追溯体系,在中药材种植、运输、加工、生产、销售等全部环节实现科学管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直接追溯每个环节。三方检验检测体系与政府监管并不矛盾,三方检验检测负责市场,政府负责整体管控监督,二者互为补充,从而确保中药材市场每个流程的安全。
吴以岭: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类保健品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药业董事长
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我国研制保健食品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吴以岭提出了五项建议——
第一、加大力度扶持中药类保健品的开发,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目前,中药类的保健品开发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建议“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采用中药材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特色中药健康产品,促进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增设以中医中药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术语保健食品功能范围。
在现有的27项保健功能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增设以中医中药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术语保健食品功能范围,以体现中药材独到之处,如增加“补中”、“益气”、“扶正”等功能。
第三、建立与功能相对应的功效学评价方法。
将中医中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二者相结合,将安全性评价采用目前保健食品通用的急毒、长毒实验。而功效学评价中,可考虑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的人体试食实验或用文献研究来替代功效实验。
第四、增加中医中药专业的审评专家和专业人才。
在中药类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机构体系队伍中,增加中医中药专业的审评专家和专业人才,确保与现代医学专家以均衡对等的力量进行对话,促进全行业向更高层次规范发展。
第五、鼓励中药类保健食品向境外出口,以弘扬发展中华文化。
作为中医中药的发源地,我们更应奋起直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中药类保健品,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同时弘扬中华文化。
胡季强:管理混乱导致中国医药企业公司产值仅千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集团胡季强
3月4日,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举办的2017第九届“声音与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在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集团胡季强董事长称,中国医药企业公司产值仅有千亿规模的原因,是因为医药行业管理较混乱,管理者们没有想明白医药、卫生行业究竟该管什么,怎么管。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但是中国的制药产业,中国的制药产业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进入全球20强,这是什么原因?
胡季强称,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己产业内部企业家的精神不够,可能医药界企业家的眼光不够远,魄力不够大,洞察力没那么强。
而根本的原因,胡季强认为是管控因素。在胡季强看来,那些发展比较快的迅速崛起的企业、行业,几乎是政府管制最少的行业,甚至政府不知道该怎么管,比如互联网产业。医药产业恰恰因为政府管得太多,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使得这个产业里的企业一天到晚在想着怎么应对政府的政策,真正对市场的研究精力跟不上。
因此,胡季强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整个医药产业、医疗卫生行业到底政府应该管什么,什么是应该放给企业管的,让给市场管的,让给中介机构管的,从顶层设计角度搞清楚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要从药品准入的全过程当中我们去认真梳理,思考如何在医和药领域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耿福能: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及福能源董事长
两会期间,扶贫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耿福能每年都要抽时间深入到偏远山区调研,就扶贫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议案。5年来,他一共提交了40多分建议和议案,其中大部分得到落实。
“要从以往的“授人以鱼”的扶贫方式转变为“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耿福能说,精准扶贫,一定要改“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才能彻底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耿福能会把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份建议正式提交。
目前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让大部分企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建议政府应支持并鼓励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项目,从政策、税收、融资成本等方面给予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企业实际支持,切实推动贫苦农户脱贫。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直销界的各省两会代表也发出了各自的声音。
胡国安:用工匠精神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湖南省政协委员、绿之韵集团董事长
2017年1月13~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长沙召开。绿之韵董事长、湖南省政协委员胡国安的提案——《关于用工匠精神促进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受到关注。
胡国安认为,企业家精神在于承担责任,敢于创新。必须“以诚信之本”赢得市场,以“专业之责”来提品质,以“精益之力”来搞创新,以“敬业之心”来谋民生。只有强调工匠精神才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追求品质的提升,努力实现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王宗继: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山东省人大代表、卫康生物集团董事长
2017年2月6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作为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卫康生物集团董事长王宗继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促进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的议案》、《关于推进山东大健康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建议案》、《关于加快山东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案》等。
王宗继认为,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热门产业。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社会养老问题形势日益严峻,中华精髓中医药发展也明显滞后,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去助推养老产业、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徐之伟: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企业主导
江苏省人大代表、隆力奇董事长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日前在南京召开,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之伟建言,要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坚持把握好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企业主导的原则和权利边界。
他认为,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企业主导”的关系。政府要在规划、宣传推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徐之伟表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受电商的冲击,很多产品毛利降低,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实体企业都在转型。徐之伟建议,在为企业办理相关工商、税务、行政等企业证件时,借助互联网进行审查、办理,进一步提高速度、简化手续;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如果遇到资金问题时,希望政府能给予帮助,缓解企业发展的压力。
陈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江苏省政协特邀委员、安惠公司董事长
2017年2月9日,江苏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会上,陈惠以安惠事业为例子,讲述安惠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安惠食药用菌产业可以帮助农民致富,安惠产品还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健康,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等效果。表达了安惠人希望能够为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