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合肥市肥西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开展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提示》称,目前网络上涉及新冠肺炎疫情较为普遍的非法金融骗局有募集资金设立口罩厂或疫情物资生产工厂的骗局、借新冠肺炎疫情和“区块链”概念发行虚拟数字货币的骗局,以及利用群众爱心,骗取疫情捐款的骗局。其中,募集资金设立口罩厂或疫情物资生产工厂的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微博等网络渠道散播信息,称募集资金设立口罩厂或相关疫情应对物资工厂,并许以高额利息、按期分红或还本付息的承诺。

  借新冠肺炎疫情和“区块链”概念发行虚拟数字货币的不法分子通过不法网站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进行融资,承诺高额融资回报,宣称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在中国境外建造口罩、防护服工厂,向全球提供口罩和防护服,并由科学家资助研究生产冠状病毒疫苗的情况。而利用群众爱心,骗取疫情捐款的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爱心捐赠倡议,募集资金后并未将爱心捐款用于疫情防控而自行转移。

  2月19日,普洱市处非办发布的风险提示增加了一个以募集资金购买口罩等防控物资的骗局。普洱市处非办提示,近期出现不法分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渠道发布信息称可以联系厂商购买口罩,但是必须一次性大批购买,因此发布信息召集大家拼单购买,但是出现收钱不发货的情况。

  2月27日,江西多市继普洱、合肥后也发布了上述风险提示。并新增加了三类金融骗局的风险提示。分别是为感染亲属众筹“医药费”、售卖强身健体“秘方”、以“销售返利”名义,售卖假药、假物资。

  

 

  

 

  售卖强身健体“秘方”类的不法分子谎称有提高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通过发布钓鱼链接、使用违规手机APP等方式,诱导用户购买,导致个人财产被骗。

  同时,广东省河源市、佛山等市区的处非办也发布了相关的风险提示。该地区的风险提示增加了“居家理财”骗局和“区块链+慈善”骗局。

  

 

  处非办温馨提示,上述骗局,都是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时期公众心理精心设计的,大家在努力抗疫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擦亮“火眼金睛”,认清非法金融活动,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爱心捐助应认准正规捐赠渠道。不参加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要求提供卡号、支付账号及密码的募捐行为。正规募捐均需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相关信息可通过“慈善中国”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