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愿望”。

  前段时间这样一条话题进入热搜榜。有人晒出曾在上学时期的作文,作文里写到“我2020年的愿望是可以在家上学”,没想到这个愿望如今成为了现实。

  居家防疫期间,不只是在家上学,还在家办公,“宅经济”在当下的特殊时期蓬勃发展,“万物皆可网购”已经成为趋势,医疗、教育、消费等领域催生了很多的新技术,为打赢这场“战疫”输血加码。

  很多人提到,如果这场疫情发生在早些年,会是什么样的境况呢?结果可能不容乐观,就如韩国电影《流感》所呈现,为了掐断传播源头,不得不放弃整个城市,把患有流感的感染者用塑料布包裹起来,使用吊车把尸体扔到一个望不尽头的深坑里,用大火焚烧,场面十分惊悚。我们得庆幸虽然疫情的发生对我们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科技力量的加持,让这场战“疫”成为了有准备之仗。

  2月14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好支撑作用。

  那么,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科技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科技关键词1 拥抱大数据,掌握动态信息

  2月24日,工信和信息部印发《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部署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特别强调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疫情开展科学精准防控。

  大数据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优势,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发挥动态监测的作用,一方面能实现对疫情数据的实时播报,如丁香医生,较早的就做出了响应,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推出“实时疫情动态地图”“,较为直观的观测疫情变化。之所以能如此速度的推出线上服务,离不开其首创的“智能审核+人工审核+专家抽查”双轨质控体系。

 

  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CT影像的大数据分析,开发出“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疗效评估中,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也可大大加快研发进度。依托跨场景一手大数据,讯飞发布《“疫”线行业图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医药APP、在线问诊APP日活持续上升,同比增长80%以上。

  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可实现相关情况的动态监测,对病毒传染源准确定位,达到各地区确诊数量、疑似病例、出院人数等数据每日一更,“疫情地图”清晰透明的呈现在移动端,减轻公众焦虑,增强防护意识起到很大的作用,BAT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均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如百度地图可进行路况实时播报,使人们远离“危险”地带。

  科技关键词2 初生婴儿5G,发挥大作用

  2019年,5G牌照正式发放,全国两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中都用到了移动5G超高清直播技术手段,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其认知仅仅停留在高速下载,稳定传输上。虽是初生的婴儿,随着疫情的蔓延, 5G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的“青年”。

  2020年1月30日,四千万网友围观“监理”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数亿遍及全国的“云监工”共同见证中国奇迹,这场直播盛况,正是得益于5G的技术支持。

  电信运营商及华为、中兴、紫光展锐等设备厂商为“云监工”提供了5G+光纤双千兆网络的硬性条件,向多个媒体平台提供24小时建设实景,保障直播视频流的实时、稳定传送,支撑几千万人同步在线观看。极具开放的现场运作与全网狂欢无疑增加了对抗疫情的信心。

  一周之后,武汉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开始接收首批患者入住。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火神山医院实现了5G信号的全覆盖,从网络铺设到覆盖,只用了3天时间。雷神山医院利用5G网络进行远程指挥、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和数据传输,不仅部分解决了医护资源的短缺问题,还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同时还实现了防疫病情的大范围实时数据传输与共享。

  2019年,联通与合作伙伴合作的“5G全连接智慧工厂”,在当时即实现了30多个场景的5G应用。在材料设备线,减少了60%-90%的人工,质量提高了30%以上。在当前企业运转困难的情况下,如果能加大5G技术的投入,将大大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科技关键词3 RTC技术“因祸得福”

  很多线下行业,实体门店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2月24日,有着15年营业时间,深受文化群体喜欢的单向书店发出了求助信,向消费者众筹。众多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但也有一些行业“因祸得福”,例如钉钉甚至因为复工第一天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在线办公流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崩溃。

  在线教育、在线诊疗、在家办公、在线直播四大行业站在了流量风口,满足了亿万人民的“宅”需求,支撑其良好运行的关键技术便是实时音视频技术(Real-time Communication),简称RTC。根据实时音视频云服务平台声网Agora公布的数据,在疫情期间,其教育行业客户的使用分钟数峰值较以往增长了7倍。为贯彻“停课不停学”政策,教育部组织22 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 2.4 万余门,覆盖了本科 12 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 18 个专业大类。

  除了教育办公外,远程医疗的需求量激增,百度问医生对外宣布:“疫情期间单日咨询量超过30万次”。一些在线诊疗平台基于实时音视频技术实现远程协诊,更加准确、丰富、及时地传递病情信息。

  4小时、最高在线人数7.1万人、收获的打赏折合成人民币超70万元。如此惊人的流量竟是来自夜店行业。受疫情影响,大年三十起,所有的娱乐场所全部关闭,生存还是毁灭,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困难倒闭改革,有人想出“云蹦迪”,即在家摇摆,云演出、云综艺、云戏剧纷纷出现,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稍缓解了经济压力。

  

  在这场战“疫”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力量优势尽显。这些技术关键词辅助病毒溯源,疫情追踪,趋势研判,加速了行业的成熟,在抗“疫”攻坚战中发挥了至关主要的作用,也意味着新技术将会迎来更广泛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