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巨头们掀起的社区团购战争,刀兵相见之间,将会压垮菜贩中的绝大多数人。虽说实体摊贩生意逐步不好做的核心原因在于菜品零售终端的变迁以及买卖方式的改变,但社区团购战争也已经成为菜贩经营艰难的沉重推力。
而这,也是中国青年报本次话题讨论的焦点所在,即巨头征战之下,经不起“卖菜革命”折腾的小贩该怎么办?菜贩们多是老年人,抗打击的能力薄弱,是经不起几场折腾的。社区团购当然可以凭借资金抢占市场,但是,接下来又该如何处理这个烂摊子呢?

无独有偶,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社区团购”争议背后,是对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的更多期待》一文,点名批评巨头的争先恐后入场社区团购,文章中意味深长地提到:“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可以说,这篇文章给势头火热的社区团购迎面浇了一瓢冷水,也让民众声讨到达前所未有的巅峰,甚至网传阿里、拼多多、美团将退出社区团购业务,虽然被回应证实为谣言,但也产生了一个利好,社区团购似乎终于冷静了下来。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继喊话“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之后,12月14日人民日报再次发声,这一次的态度,似乎要耐人寻味很多。
“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同时,社区团购团长、版权购买师等新职业仍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新职业随新业态而生,孕育了众多就业岗位。”
—— 《人民日报》02版要闻发布《壮大新业态,就业路更宽》
随后,该文被中央政府网站“政策-解读”版块进行了全文转载。短短几天,前后两次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政府究竟对社区团购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其实,根据表面脉络来看,我们不要想得那么复杂,简单解读就是政府需要有自己的立场。一方面,资本大量介入,对整个社区团购领域进行快速催熟,快速洗牌从而形成一种垄断获利的状态,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贫富分化,巨头更富而中小商铺走向衰亡,这显然与政府观念相违背;另一方面,社区团购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孕育了众多就业岗位,对拉动就业率存在正向意义,目前的经济形势虽然向好,但仍然严峻,政府显然不会任由社区团购在声讨声中就此按下刹车键,因此第二次人民日报发文态度便发生了极大转变。
目前网上的舆论大致分为两个观点,一方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互联网巨头不能一心向钱看,还要有社会责任和必要的担当!互联网巨头现在进入社区团购进行低价销售就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可能会打碎大量菜农、小贩的饭碗”;而另一方则认为:“对互联网企业而言,流量即是最重要的资产,当今整个产业陷入新的流量焦虑,市场生态改变,生鲜已经成了很多公司发展社区团购的切入点,我们不能排斥这个必然趋势,而是要积极拥抱新业态。

社区团购为何引得巨头和资本青睐?在于社区团购还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有广阔发展空间,线上线下一体化是未来中国零售行业的趋势。对于目前群雄割据现状,有专业人士指出,互联网巨头高额价格补贴抢占市场系不正当价格行为,建议市场监管部门约束恶性市场竞争行为。
而从人民日报透露出的关注度来看,不久后的社区团购战场可能会逐渐进入政府的有序管控之下,甚至可能还会由政府主导,设立一些准入门槛,只有少量玩家可以在政府容许之下进入战场进行竞争,巨头血战的惨烈局面或将不会出现。比如近日,南京市场监管局便发布了《电商“菜品社区团购”合规经营告知书》,提出八点要求,对电商平台的经营、团购群“团长”的责任、进口冷链食品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告知书》发布当日,阿里巴巴、美团、滴滴、苏宁等在南京电商社区团购相关负责人,除表态会积极反应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之外,还在《电商“菜品社区团购”合规经营告知书》上签字,承诺将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开展有序良性竞争,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团购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在舆情压力骤增的情况下,社区团购大战走向如何,很难说。但我们需要了解到,社区团购需要的不仅只是璀璨“星辰”,更需要“大海”,海纳百川,巨头商贩并容,携手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