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如何定义?
所谓大健康,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是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过程。

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为此,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而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将健康中国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更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公共健康领域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决心。
目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变化,健康领域投入不足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要抓住优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健康老龄化,重视疾病防护和健康管理,运用技术手段等关键点来实现推进健康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方面的战略任务,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2030年达到16万亿,其中所蕴含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契机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面临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充满了挑战和桎梏。由于我国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各个环节衔接并不紧密,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健康企业规模不大缺乏竞争力。
另外,在技术创新,大数据在健康产业的布局,技术基础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和国际还存在显著差距,同时,相关产业法规并不完善,容易导致秩序混乱,市场缺乏监管,假冒伪劣服务和产品充斥市场。
后疫情时代,健康至上,对于大健康产业来说,如何过去的粗放转变为有序、均衡,做到质量效率双收益,这些都是健康产业后续发展所要面临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大健康产业即将步入蓬勃发展期,并已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健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可以说,大健康产业是酝酿着丰富投资机会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