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处暑
处暑,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对于苦熬盛夏的人们来说,立秋只是名字给人了精神寄托,处暑才是送来真实凉爽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处暑时节应注意以下养生事项。
饮食清淡
滋阴润燥

秋季燥气当令,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处暑时节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应多吃如蜂蜜、雪梨、百合、银耳、萝卜、鸭肉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调整作息
缓解秋乏

入秋后,日照时间逐日缩短,基本上“阴阳相当昼夜均”。秋季的夜间,最容易入睡,睡眠深沉而香甜,为此,清晨醒后仍会感到倦乏,还想继续睡下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乏”。
同时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早晚添衣
睡觉盖被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虽然不宜急于增加衣服,但是秋天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外出要注意添加衣服,以保护阳气。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秋季宜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同时保持内心宁静舒畅,避免产生悲伤情绪,也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适度运动
免伤阳气

处暑时节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对人体安然度夏大有帮助。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
处暑,带走了暑气
带来了新凉
心境清凉而热情不减
是对待生活最好的状态
愿我们褪去浮躁
沉静下来
将未完待续的故事
在秋风中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