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对生命和健康更加重视,主要表现在购买食用保健品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而国内保健品行业发展还不成熟、不规范,出现种种乱象,老年保健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城市之一的上海将在2017年召开的两会期间修改食品安全条例并表决,对此,参与修改条例的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修改食安条例要特别打击老年保健品为代表的老年人消费品市场乱象,特别是要立法对老年保健品经营销售方式给予明确界定。

  新修订食安条例将审议表决,老年保健品成代表关注焦点

  据悉,在上海市人代会上审议表决的新修版食安条例将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包括从市场准入、全程追溯到事中事后监管的各环节,加大对老年保健品在内的食品违法行为的追责力度,并建立食品安全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犯罪者提出了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相关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

  新版条例还将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建立严格的实名准入制度,通过与监管部门的许可信息比对、核查等方式,对入网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件进行审查。同时明确对平台上的食品经营行为检查要求,及时制止包括老年保健品在内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参与修改《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的上海市人大代表王艳娟坦言,她的公婆在保健品上的消费不断快速上涨,才开始一个月200元,如今每半年5万元。上海社区市民反映不少保健品推销活动隐藏在社区或者菜市场,销售人员和老年人套近乎,“叔叔阿姨”不离口,看似热情亲热的表面却藏着一颗贪婪的心,很多老年人不能辨别因此上当受骗。王艳娟呼吁,保健品的销售一定要整治,尤其是要加强社区监管。还社区一片洁净的环境,更要为老年人健康行动起来。

  另外,不少人大代表谈到,一些打着“免费旅游、免费体检、免费送礼品”的旗号,向老年人灌输各种思想,诱导老年人购买他们所推销的保健品,让老年人最终沦为“待宰羔羊”。

  代表:立法对老年保健品经营销售方式给予明确界定

  参与修改《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委员吴建荣讲到:“不能等到老百姓发生一些极端案例了才介入,我们还是应该及早地在顶层设计上做必要设置。”由于老年人不能很好辨认保健品的真假,另外他们对于生命以及健康的重视,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这种心态,高价向老年人推销假冒伪劣甚至有副作用的保健品,而老人坚信推销人员的鬼话,不听儿女劝阻引发家庭矛盾,最终花大钱也没买到健康,甚至破坏了家庭和谐,这种现象时间长了会成为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必须引起重视,并在法律层面给于规范。

  “要通过立法,真正给老年人切实保护。”参与修改《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一支队支队长刘震华说。

  刘震华提出,首先,通过立法规定,老年保健食品的销售经营可以参考婴幼儿的配方奶粉的销售形式,对于特殊人群,执行从严监管的要求,例如在商场设立老年保健食品的专柜,来专门销售老年保健品,给老年人专业的指导,“让他们合理地购买,合理地去吃。”

  刘震华还指出,对老年保健品的经营和销售的方式,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通过销售保健品等来骗取老年人钱财的人,实际上是绕过了监管部门。

  “他们知道我们的监管部门在哪些场所监管,知道我们会去查超市、查商场、查批发市场等,但是,他们知道我们不会去查老年人生活的社区。我们有日常监管,但他们在的其实不是我们经常会走到的地方,而他们则真正走到了老年人的身边。”刘震华直言,社区等阵地,被监管部门忽视了,而销售人员则通过采取关心老年人等特殊的经销方式,在得到老年人的信任后,把产品以不合理地暴力地方法卖给老年人。

  因此,刘震华建议,新的法规须对老年保健品等的经营和销售方式以明确地规范,否则,类似对老年人集中授课式的洗脑销售,势必继续成为监管的难点,“以组织旅游等方式销售保健品,很难取证,甚至我们连活动的信息都不掌握,更加难以谈得上监管。”

  另外,刘震华还建议,通过立法由官方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保健品等信息大数据平台,其中包括产品的成分,使用方法、保质日期等等。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查明保健品的真伪,价格是否合理,是否有特殊功效等等,有效避免老年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