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

  1998年,从“零监管”到“一刀切”,直销进入第一个拐点。

  2005年,两个条例出台,直销进入第二个拐点,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现在,直销的第三个拐点来了吗?

  资深直销实战研究专家禹路表示,2017是直销开启“新旧交替”的“拐点年”,是新业态、新模式、新融合集中涌现的“突破年”,也是健康中国战略和“双创”驱动行业发展的“机遇年”。

  一个行业的发展好比是一条曲线,拐点,就是改变行业这条曲线向上或者向下的点。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一个行业拐点的出现也必然是内外生境变革的结果。2017年,直销牌照总量有望突破100块,这预示着市场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销的第三个拐点即将到来。

  牌照资源价值溢出效应逐渐下行

  过去,直销牌照是大家决定去不去一个平台的第一考虑因素。随着牌照越发越多,到2017年,牌照总量会直逼100块。那么问题来了,过去只有有牌没牌这两个选择,答案呼之欲出。现在,你家有牌,他家有牌,他家也有牌,我选谁呢?经销商的选择多了,牌照的魅力自然就没那么大了。有牌就有市场,等着别人来挂靠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牌照资源价值会进入到一个下行的区间。

  截至目前,直销企业已经达到91家,2017年有望突破100家,随着直销拿牌企业的不断增多,政策红利将逐步减少,直销业可能面临着“加减法”分化,接下来会进入优胜劣汰,甚至洗牌的阶段。其实这也是一般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一个新行业在初期的爆发和红利后,必将逐渐进入优胜劣汰竞争,快递业、分享单车、即时通讯工具等行业正是如此。

  所以,过去那种一拿牌照企业就引得经销商蜂拥而至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仅靠牌照效应和制度炒作也已经吸引不到真正有质量的团队。近两年,诸多拿牌企业高调启盘,如今陷入沉寂的不少。直销人是一群感性的人,这两年,直销公司的平台实力和公司掌舵者的诚信(个人品质)反倒赢得不少追随。例如,有一位市场领导人找我推荐新的岗位,第一要求就是,老板是不是守信用?是不是舍得投资,是不是熬得住?这也是我多年服务市场总结出来的一点体会。

  70、80后担纲直销创业群体主导

  从事直销的创业群体主力将由70、80后主导,50、60后随着精力衰退,将慢慢退出直销舞台。80、90后的加入,意味着“直销+电商”“直销+微商”的创新落地将会迎来一个很好的战略条件。这代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改变。他们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成长起来的用户;而数字媒体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年轻消费者拥有了更广泛的选择权,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也将为直销市场带来全新的变化。

  过去,催生新人强调的是复制、封闭训练。现在,新生一代的80后、90后面临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信息泛滥,你想依靠信息不对称来成交已经非常难。面对这些新的创业群体,直销企业不能依赖过去的那种模式,而是要多想想怎么吸引这些用户。例如产品,过去直销公司卖产品,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大家再买一个产品,到淘宝上一搜索就知道同类产品的价格是多少,性价比怎么样。所以成交的模式也要改变,直销公司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创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体验上来,依靠产品去打动消费者。

  直销从业环境将进一步开放

  从整个中国市场创业环境上来讲,直销从业环境将进一步开放,主要表现在:

  无论是媒体还是国家的审批政策、社会的接纳度和包容度将进一步开放,这是取决于直销生活化、直销产品生活化基础上的开放。近些年获牌企业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和大药企,这对整个行业形象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直销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拓宽。直销公司开始大范围做广告、做品牌,例如直销公司冠名热门电视节目、冠名中超球队,赢得大量的社会关注。直销公司抛弃以前封闭的做法,开始乐于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一切将使得社会对直销的开放度、包容度都将区别于过去。

  年轻的消费群体对直销、传销的意识形态的观念不是特别强,没有过去态度、形式、观念上的束缚。直销生活化使很多年轻人经常接触到直销产品,加强了直销与公众的沟通;同时,直销公司越来越多,比如东阿阿胶、康恩贝、康美、同仁堂这些在传统领域耕耘很久的企业也在做直销,大家对直销行业的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也将推动社会公众对直销行业的理解与接受。

  社会对直销的包容,国家政策对直销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进一步开放,为行业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而直销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创业、灵活就业的一个新选择,又将借助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行业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中国直销突破1000亿元大关,仅仅过了3年,到去年已经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整个直销行业容纳的就业人口也超过500万,直销对于促进就业、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

  竞争手段回归到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结构升级。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所带来的轻工产品严重短缺,最后产生的大规模消费。

  消费层次升级。农村改革开放之后,主要是消费产品层次的升级。等到人们富裕起来之后,消费的层级上来,这是第二次大规模的消费升级。

  还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大家的消费由原来简单的生活消费开始向横向发展。比如住房、教育、医疗,诸多方面的各种的消费,包括像互联网,围绕着互联网上的一些消费等。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人们从过去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质量,由过去的满足基本需求转变到追求精致高品质的生活。消费的不断升级,对应的则是增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满足部分群众的更高级的消费需求。产能过剩,消费供给结构不合理,这正是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原因。

  禹路表示

  对于直销业来讲,也会迎来一场类似的改革,“制度+模式”的时代将会过去,迎来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挑战。这就意味着之前靠制度炒作、以奖金制度作为竞争手段的直销企业必须回归到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竞争手段这条正轨上来。

  竞争将从粗放式的炒作转变到精细化、专业化的竞争

  “只有专家才能成为赢家,只有专业才能成就大业。”

  因为消费者对于产品对平台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直销公司的运营管理越来越专业,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审美、包装的审美、对服务新的要求。

  从直销企业的运营管理上讲,粗放型要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过去是靠资源消耗、资源整合、靠市场过剩的直销人才,未来这个优势将消失。想要稳定长期发展必须靠系统优势、运营管控及专业水平。

  随着直销企业增多,优胜劣汰的规律必然要求直销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品质。

  1.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紧缺成为很多直销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导致企业管理出现诸多问题。直销企业面临两个挑战:第一,如何留住已有优秀人才,如何培养新的骨干力量,如何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的加盟,这变得至关重要;第二,如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锻炼,提高整个直销高管、职业经理人、直销系统领导人、经销商的素质。

  2.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行业需要加强机制管理创新,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战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无限极能够成为行业第一,它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组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李惠森出去学习一年,公司照常运转,他们能够做到哪怕整个行政管理团队停止了,市场也不停止。

  3.产品质量是关键。一方面,随着直销企业的不断增多,产品质量才是站稳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差异化产品才是企业长远发展、赢得市场的关键。

  在消费转型升级、牌照即将突破100块的2017,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值得每一家直销企业和每一位直销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