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0月17日(今日)尚赫第195所公益小学揭牌仪式
尚赫公益基金会就是公司公益行为的一个典范示例。这一非公募公益组织来自于天津尚赫保健用品有限公司,从2014年3月创立以来,以“让爱传出去”、“让爱延续”和“壹心援助”作为理念架构,秉承着“心系慈善·爱心永续”的理念,携同品牌经营者联合冠名的创新方式,截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援建195所小学,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纵向传承,横向传播。
尚赫公益基金会用专注的态度,分享爱、传递爱、传承爱,让公益的力量不断被放大、扩散,成为了开创业界先河爱心理念的一种典范。

候普传媒总裁董玮采访尚赫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以勳
2019年10月17日,十堰郧阳区谭家湾镇桂花完全小学成为尚赫公益基金会援助的第195所公益小学。这所小学因今年夏天 “6·5”特大山洪而受灾,在灾难面前,学校的14名教师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勇救93名学生的事迹,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众多中央级、省级媒体,以及全国人们的关注。我们就在尚赫公益基金会援助这所特殊的小学的活动中,采访了尚赫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以勳,听他讲述尚赫的公益理念。

尚赫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以勳
《直销》:尚赫公益基金会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成立时,您都想了些什么?做公益给尚赫公司和您带来了哪些改变?
陈以勳:公益事业本质上是要分享爱、传递爱和传承爱,我们成立尚赫公益基金会是为了更加合法化、常态化,将不同的专项捐助纳入不同的版块,都有相应的理念和宣传倡导,用更科学和效率的方式,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敬老安老、守护妇幼、赈灾扶贫、环境保护,等等。
尚赫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意味着尚赫做公益将是一件常态化的事情,它可以持续地为社会做更多的回馈,产生影响力和美誉度。“心系慈善·爱心永续”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的理念,我们认为关注弱势群体、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是在做对的事情,创建尚赫公益基金会就是要把这些正确的观念一直落地地做下去,产生影响力,这个过程中,也自然会产生一种对于公司品牌和全社会发展的良性推动作用。
积极从事公益是尚赫在不断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尚赫也是一件经营爱的事业,我们秉承着“诚信、稳健、踏实”的宗旨,合规经营。我们通过研发好的产品,并与人分享,当公司和经销商都取得了成绩以后,我们以更多的力量回馈需要帮助的人,这也给公司和经销商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快乐以及认可与尊重,因为“施比受更有福”。我们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把“关注”变成“专注”,携手优秀的经销商联名援建尚赫公益小学,这份爱已经流传到了大半个中国,援建的公益小学覆盖了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
《直销》:姚明曾说过,做慈善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要死要活。您有过这种要死要活的时候吗?
陈以勳:所谓的“要死要活”,实际上就是我们把社会责任履行到实处的决心和斗志,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干不死,就要一直干到死。尚赫合规经营,坚持“诚信、稳健、踏实”。把好的产品和事业分享给更多的人,把获得的成绩与全社会分享。公益实践不是一次性的捐助,而是要一直进行到底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理念的更新,也需要方法的保障。
尚赫有一句座右铭:一切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最终尚赫也会有万千品牌经营者的支持和追随,这些都会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直销》:尚赫选择援助公益小学的标准是什么?这一次为什么选择十堰郧阳区谭家湾镇桂花完全小学?
陈以勳:在我们的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帮助给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尚赫始终专注于捐资助学,为孩子们带去关爱与支持。另外,尚赫公益基金会也尊重捐赠者本人的意愿,也就是经销商的愿望,他们很多人在取得成绩后,希望将这份荣耀与家乡父老分享,把捐赠的机会留给母校。一般来说,这就是我们选择援助的标准。

选择十堰桂花完全小学是因为它在今年夏天遭受到了洪水灾害,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我们得知信息后,也第一时间赶赴到了现场,与当地的教育部门沟通确认,捐助爱心物资,然后又进一步拟定了校园设施的捐赠计划,针对学校的操场、卫生间等设施进行修建,我们希望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也衷心希望为学校带来切实可行的帮助。
《直销》:您认为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尚赫如何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陈以勳:尚赫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在精准扶贫上尚赫有很多的案例可以分享。对于精准扶贫,我们有个很实在的理解:谁贫困就扶持谁,谁需要就帮助谁。另外,我们还要强调专注的态度。比如,执行过程中,我们要确定精准扶贫对象,需要走访、调查等;要确立援助物资、规划建设等;最后还要与当地政府定时沟通,推进资源整合,等等。
举个例子,我们已经连续8年来对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进行定向捐赠,还专门捐助了一些特殊病患儿童,一路追踪下来,目前他们的康复以及成长状态都非常好,今年初我们还专门创建了尚赫教育活动中心,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有我们一直对尚赫公益小学进行的爱心回访,通过不断走访公益小学,深入学生家庭,把之前正确的公益观念和践行一直做下去,把帮助送给有需要的地方,一直坚持到底。还有连续5年以来在“世界无车日”、“世界环境日”和“地球一小时”中所做的理念倡导,等等。
《直销》:时下,公益类的选择方向很多,您觉得有没有必要进行公益创新?如何进行公益创新?
陈以勳:我们也一直处在创新的探索和尝试阶段,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与经销商联合冠名援助公益小学,并会面向援建学校持续回访,就是开创业界先河的举措。我们以公司与经销商共同冠名的形式,充分地调动起经销商的责任感和热情,在行业中树立起典范,最重要的是将这种创新形式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今天援建了将近200所公益小学。做公益是要为社会带来真正的、落地的帮助,公益创新一定是要调动起捐赠人更多的公益热情,为被捐赠者带去更有效的帮扶,落实到处,延续到底。
另外,我们也注意在捐赠物资中与时俱进,为援建的公益小学捐赠一些高科技设备,比如校园一体机等,改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直销》:尚赫公益基金会可以说是直销企业做公益的一张名牌,关于它的未来,您有什么新目标吗?
陈以勳:公益建设是尚赫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从尚赫走进中国市场开始,我们就坚定了信念——要把公益奉献一直坚持下去。尚赫开创业界先河的爱心理念在行业中树立起了典范,实际上就是因为这样一种一直以来的纵向的坚持,才有了今天横向的辐射。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尚赫的平台搭建和文化建设依次满足着经营者的这些需求,使得人们在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以后,开始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被推崇与被拥护,而后在社会回馈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这其实也是尚赫公益希望达成的目标。
记得20多年前初来天津时,我父亲的目标是:跟我们走的人能把一辆小巴车塞满就行,今天我们搞一次小型的团队活动,就能坐满十几辆大巴车。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尚赫一直在做的是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事情。就像尚赫公益基金会的创始人陈旻君女士一直强调的“把正确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就对了”,我们会沿着正确的理念一直做下去。
《直销》: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极力推崇推进社会企业的发展,他认为社会企业终将取代公益。而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教授的观点则相反,他认为公益不该被商业化。您对此怎么看?
陈以勳:无论哪一种形式,公益都需要一整套有效的优秀的企业管理流程,和先进的商业管理模式。借助一切优质的社会资源,以成熟、优秀的商业模式进行公益推广。
其实,社会公益强调的是无私奉献精神,公益市场化的灵魂是志愿精神。就当今的发展趋势而言,公益事业与社会营销的结合的方式可以达到“不营自销”的至高境界,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影响力,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但无论哪一种方式,最终目的是能够真正地让企业履行起社会责任,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