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善文研究员介绍了2018年健康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的健康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健康行业诚信数据系统;开展宣扬诚信认证对行业、企业重要性的主题活动等。同时针对健康行业出现的失信问提进行了分析。王善文提到:健康行业信用建设既具有长期性,又具有紧迫性。这即是为了方便执法部门的监管,又是打造企业品牌差异化竞争宣传的必要条件。健康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具体的制约措施,希望企业诚信认证、商品追溯、人员诚信认证得三位一体诚信体系建立能够助力健康行业更加规范化、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诚信体制机制建设,扩大诚信活动宣传,不断完善健康行业的诚信建设体系。

据报道显示,针对市场乱象问题,截至今年2月中旬,相关部门共约谈企业1.3万次,受理消费者“保健”市场领域的投诉举报9365次,罚没款1.59亿元。同时,还开展了互联网广告的整治。去年,全国共查处了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22941件,罚没款超过3亿元,开展行政约谈9907次。
“保健”市场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制假售假等问题一直是行业诟病,而究其原因在于诚信问题。而为什么会失信,其根源在于消费者消费心理成熟度存在一定问题。其次是产品宣传夸大,例如有的产品会宣称包治百病。加之老年群体对高质量生活的渴望、医疗体系不健全等也一定程度引发了宣传夸大现象的发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雷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行业信用体系对于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信用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相关信用主体作用,推动公共信用机制与市场信用机制协同融合,引导市场信用机制良性发展;加快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督促企业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信用体系的建立是良性消费体系建立和维护行业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方式主要是催化企业、消费者对诚信意识的增加。而良性的社会成新生态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张道阳提到,首先政府层面已经慢慢在法治轨道上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把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上,打击违法失信行为;“诚信”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使遵守规则,成为我们最好的保护伞。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巡视员于新年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列,分享了对“诚信”的理解,具体阐述了在从业过程中践行“诚信”的行为准则。于新年表示,诚信企业、产品、人员认证是一件非常好并且有必要的事情,它将在诚信的道路上起到规范指引性的作用。健康行业要了解各种法律法规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

中国驻德国参赞张加强通过德国对于食品安全体系建立的分析,提到中国健康行业诚信建设的风向标作用“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诚信建设离不开监管,德国制造在全球都享有信誉,这种信誉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他们食品行业一个监管的过程!”
作为此次受邀参加的诚信企业代表,修正药业康一事业部总经理李贵林表示:“修正集团自企业创立之初就确定了专注做“良心药、放心药”的诚信发展理念,并逐步成长为发展20余年的中国健康行业医药品牌。修正康一事业部作为修正集团在大健康领域发展和探索的重要代表,能够在大健康发展浪潮中迅速进步,也得益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着诚信经营的初心。诚信就是我们大健康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修正康一事业部的内部员工培训中,我们也不断提到:只有守住诚信底线,才能发展无上限。在企业的宣传、竞争中,修正康一事业部也秉承着不夸大、不诋毁的公平竞争原则,用品质说话、以诚信护航。”

完整的行业信用数据体系是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的重要基石。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给行业信用建设带来的“技术红利”,建立一个“双向推动”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成为一种常态。

在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中国健康行业诚信建设课题组负责人王善文研究员主持了健康行业诚信经营培训启动仪式,并举行全国健康行业诚信单位、商务部研究院诚信体系建设培训证书的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