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日举行的2020中国特殊食品大会(第五届)上,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指出,疫情催生营养健康需求,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内生动力不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不佳、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尚不完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


边振甲介绍,今年是《食品安全法》明确特殊食品定义5周年,受益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指引和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追求,5年来,特殊食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攀升。2019年,特殊食品制造企业2000余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20余万家,从业人员600余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是保民生、保稳定、保供应、保就业的重要产业。
5年来,特殊食品实行了注册审批全球最严、产品出厂批批检、生产经营需许可、事中事后强监管、监督抽检全覆盖、处罚问责最严厉的监管,行业秩序整体大有好转,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监督抽验合格率分别达到98.2%、99.8%、99.2%以上。
“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直面存在的问题。”边振甲指出,特殊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而内生动力不强。一是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不佳,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监管资源、管理思路、技术手段等还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产品消费升级需求呼唤制度创新;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乏力,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发展动力不强,特殊食品尤其明显;三是产业链供应链尚不完善,卡脖子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简称“特医食品”),进入医疗机构障碍重重;四是科普宣传教育不够,消费者、医务工作者和营养师认知较弱,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边振甲强调,科技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调整产业结构,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高水平的新产品,升级产品服务,关注从生产端到用户端的数字化转型,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声明:直了网是非商业类网站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