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广东省营销师协会主办以“拥抱健康创造幸福”为主题的“2016广东营养与保健食品营销高峰论坛”盛大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共同探讨中国大健康产业当前遇到的发展机遇,以及存在问题、营销策略等。

  “单纯从需求上来看,中国的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超过全球市场总数的四分之一还要多。2011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3%,2015年占比达到16%,预计到2020年达到17.5%。”中国平衡预测法创始人蒋健才指出,中国有最庞大的行业市场,但中国健康事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晚,市场远未饱和,也还没有形成“品牌垄断”格局,“这是行业趋势性的战略机遇。”

  保健品产业保持高速 但消费满意度低

  有专家在论坛上提出,人类可以通过食品补充的方式,依靠营养干预的作用,控制或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进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人类健康。因此发展“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是我国应对医疗费用透支和慢性疾病“井喷”的市场化、产业化措施,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的民生产业和朝阳产业。

  广东省现代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咏表示,近年来我国营养保健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保健食品销售增长12.7%,而美国增长仅有4.6%;从全球市场来看,去年亚洲保健食品销售增长为39.9%,而北美增长仅有8.3%。

  这意味着中国和亚洲市场未来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庞大。“根据调查,中国食用保健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一周食用一次以上维生素矿物质的占到23%,针对自身状况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占11%。”张咏如是说。

  不过,上述专家也提出,我国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保健食品总体市场满意度低。据介绍,根据中消协今年早前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近七成消费者对保健食品“不了解”;消费者对国内所谓“保健食品”市场总体满意度不高。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满意度只有三成。

  在消费支出方面,超半数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每月支出不超过300元。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每月支出上不超过300元,约20%受访者每月不超过500元,约10%的受访者每月支出不超过1000元。

  准入门槛降低,老牌企业竞争优势渐失

  中国老年化速度加快,国内对保健食品需求强劲,吸引众多企业进入,竞争激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对保健食品明确的法律地位,同时也打破了执行十八年的行政审批制度,准入门槛降低,故吸引众多资本进入。

  低门槛的进入,消弱了老牌企业的优势,不过也促使这些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对于进入保健行业的新兴企业,同样面临着市场的考验。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生代都需要审视市场机遇,以产品为核心,重新构造营销体系,逐渐完善保健行业,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